深化簡政放權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
?省稅務局總審計師 趙弘
?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張志宏
?省數據資源局副局長 葉文卿
?新聞發布會現場
省稅務局總審計師 趙弘
?2020年,為應對新冠疫情沖擊,國家密集出臺了7批28項減稅降費措施,省委省政府也推出了地方稅有關減免政策。全省稅務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國家稅務總局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聚焦“優惠政策落實要給力、‘非接觸式’辦稅要添力、數據服務大局要加力、疫情防控工作要盡力”的“四力”要求,全力確保政策紅利直達每個市場主體,實實在在減輕了全省企業負擔,增強了市場活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體現為“一下降,四增長”: ?“一下降”:稅費負擔持續下降。 各項減稅降費政策陸續實施以來,企業負擔持續下降。2020年1-11月,全省累計新增減稅降費622.5億元,其中2020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380.1億元;2019年年中出臺政策翹尾新增減稅降費242.4億元。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將超過670億元。 積極落實提高出口退稅率政策,全年出口退(免)稅304億元,增長21.7%。 ?“四增長”: 一是市場主體穩定增長。2020年,到稅務部門辦理涉稅事項的新增市場主體35.7萬戶,其中75.9%的新增戶集中在服務業,涉稅市場主體總量的穩定增長為穩就業打下了堅實基礎。增值稅發票開票情況顯示,2020年,全省有開票行為的活躍市場主體增長17.1%,月均活躍戶數除2、3月份受疫情影響同比下降外,其余月份均保持14%-21%的較高增速。 二是企業購銷實現雙增長。增值稅發票開票情況顯示,2020年,全省企業銷售收入8.5萬億元,增長10.5%;購進6.5萬億元,增長10.7%。分季度看,受疫情影響,全省一季度銷售收入下降13.1%,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二、三、四季度分別增長16.5%、17.3%、19.1%,市場預期逐漸向好,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三是創新動能持續增長。各項支持創新政策措施的深入實施,使得全省企業有更多資金投入到研發和技術改進。重點稅源企業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全省重點稅源企業研發投入228.4億元,同比增長10.4%。82%的研發投入集中在制造業,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30.1%。 四是內外貿易優化增長。從內循環看,省際貿易活躍度回升。增值稅發票開票情況顯示,2020年,全省省際貿易購銷總規模增長12.6%,向省外銷售和購進商品、服務分別增長14.4%和10.7%。其中,與滬蘇浙的貿易往來增長13.2%,占省際貿易總額45.4%。從外循環看,外貿出口加速回暖。出口退稅數據顯示,2020年,我省企業出口增長2.2%,7月份以來連續6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12月單月出口同比增長33.4%。 ?為確保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紅利及時惠及廣大納稅人、繳費人,全省稅務部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了“五辦一擴圍”的措施,切實提升辦稅繳費便利度。 一是“網上辦”。大力推廣“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在全國統一185個稅費事項實現網上辦理的基礎上,將“安徽版”網上辦稅繳費事項范圍拓展到410項,主要涉稅事項網上辦理率達96.5%,網上申報率提高到99%。 二是“簡化辦”。推出22類89項279條便民服務措施,著力減事項、減資料、減證明、減審批,稅費業務事項和資料報送精簡近50%,表證單書精簡超過20%,涉稅證明取消76項,95%的稅收減免實現“申報即享”,90%的稅務注銷實現“即辦”“免辦”。 三是“合并辦”。實行增值稅“一表集成”申報和主稅附加稅費一次申報,推行財產行為稅“十稅合一”申報,我省企業年納稅次數壓減至6次,年納稅時間壓縮到110個小時。 四是“延期辦”。為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企業辦理延期繳納稅款,全年9400戶企業緩繳稅款216億元。 五是“提醒辦”。強化稅收數據分析,及時發現稅收優惠政策“應享未享”戶,全年向納稅人精準推送3.2萬條稅收優惠服務提醒,幫助1.1萬戶次納稅人正確享受稅收優惠。 六是“一擴圍”。與省金融監管局、省銀保監局深化合作,推進“稅融通”業務,將受惠企業范圍從納稅信用A級、B級企業擴圍到M級企業,實現貸款申請、審批、授信、放貸網上一站式辦理。2020年,幫助3.35萬戶企業貸款456.4億元,受益企業和貸款規模較上一年均翻一番,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題。 下一步,稅務部門將認真貫徹中央深改委通過的《關于進一步優化稅務執法方式的意見》,持續深化稅收領域“放管服”改革,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擴大“非接觸式”辦稅繳費范圍,繼續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和“六穩”“六保”大局。 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張志宏 ?為進一步破解市場主體“辦照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問題,經省政府研究決定,從2021年3月1日起,在全省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這是我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創優“四最”營商環境的又一重大舉措,必將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為實現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一、“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目標 二、“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的具體措施 (一)建立清單動態管理機制。 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清單之外不得違規限制企業進入相關行業或領域,企業取得營業執照即可自主開展經營活動。 (二)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 對523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分別采取以下4種方式進行管理。 一是直接取消審批。對設定必要性已經不存在、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行業組織或中介機構能夠有效實現行業自律管理、通過事中事后監管能有效規范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直接取消審批。取消審批后,企業持有營業執照即可開展經營。 二是審批改為備案。對可以取消審批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需要企業及時主動提供有關信息,以便主管部門有效實施行業管理、維護公共利益的,由審批改為備案。 三是實行告知承諾。對確需保留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企業就符合經營許可條件作出承諾,有關主管部門通過事中事后監管能糾正不符合經營許可條件行為、有效防范風險的,實行告知承諾。 四是優化審批服務。對不具備取消審批或實行告知承諾條件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應當采取切實措施優化審批服務。 (三)規范企業登記經營范圍與申辦經營許可的銜接。 2021年4月1日起,在全省推行企業經營范圍規范化登記,進一步理清“證照”對應關系,建立市場監管部門與有關主管部門之間涉企經營許可信息雙向精準推送機制,實現企業登記注冊信息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辦理信息互通共享。 (四)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健全完善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體系。利用大數據加強風險預警處置反饋,著力打造“互聯網+監管+信用”的綜合監管閉環。 (五)持續提升審批服務效能。 在實現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的基礎上,圍繞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按照“一件事一次辦”的工作理念,將企業開辦與審批服務事項有效整合,推進涉企證照“1+N”辦理,實行一網申請、并聯審批、信息共享、限時辦結、結果互認、統一出件,提供全流程“一門、一網、一次”服務。 (六)強化法治保障。 及時對已制定的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作出相應調整,建立與試點工作要求相適應的管理制度。 今年“證照分離”改革,我們將改革實施區域從自貿試驗區擴大到全省范圍、將中央層面取消審批事項從13項擴大到18項,將實行告知承諾事項從60項擴大到114項;同時,做到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強化數據支撐、強化法治保障,確保改革工作順利推進。 三、關于創新監管方式有關情況 我們在放寬市場準入的同時,積極構建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包容審慎監管相結合的新型監管機制。將抽查事項整合為416項,較國家1003項檢查事項整合減少近60%。 嚴格實行抽查工作年度計劃管控,平均每批次涵蓋抽查事項數從2018年2.4個增加到2020年3.7個,全省不定向抽查問題發現率較以往提高23%,根據第三方評估,企業重復檢查發生率從2019年55.1%下降到2020年11.9%。 構建“1+N”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制度體系,將全省企業劃分為守信、警示、失信、嚴重失信4類,全面落實差異化監管措施。 按照包容審慎監管理念,建立容錯糾正機制,對市場主體首次、輕微且沒有造成明顯危害后果的違法行為建立容錯機制,給予當事人改正的機會。 2019年以來,相繼有13.4萬戶次和1953戶企業分別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有5603戶嚴重違法失信企業主動申請注銷,退出市場。 省數據資源局副局長 葉文卿 ?近年來,全省數據資源和政務服務管理系統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推動全省政務服務工作水平不斷提升。2017-2019年,我省連續3年在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委托的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第三方評估中,位居全國第一方陣。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拓展服務內容,打造“一體兩翼”。 圍繞“政府一個平臺推服務、群眾一個平臺找政府”的目標,我們將服務內容,從政務服務進一步拓展到政府部門及所屬企事業單位提供的各類社會服務。 做優政務服務方面,持續推進個人事項“全程網辦”和涉企事項“全程聯辦”,個人事項基本實現“全程網辦”,326個“一件事”實現“全程聯辦”;扎實推進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電子社會保障卡申領、市場主體登記注冊等第一批58個事項基本實現全國范圍“跨省通辦”;積極推進長三角地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實現104個事項長三角地區“一網通辦”,三省一市在合肥發布《長三角地區電子證照互認應用合作共識》,駕駛證、行駛證等11類高頻電子證照實現互認應用;探索推進浙閩贛皖四省邊際城市“跨省通辦”、合肥阜陽寧波點對點“跨省通辦”,為勞動力輸入輸出、東西部協作提供有力支撐。 拓展社會服務方面,圍繞教育、醫療健康、養老、社區、家政、旅游、體育七大領域,先后上線了中小學教育繳費、中高考查分、公租房申請、水電氣繳費等546項社會服務事項。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先后開發上線100多項服務,普惠社會民生。 二是豐富服務渠道,建設“一源五端”。 重點打造移動端。按照“5000萬用戶、500萬日活”的服務能力,改造升級“皖事通”APP及支付寶、微信小程序。目前“皖事通”APP裝載量達到6900萬,最高日活571萬,接入各類服務8100余項,累計提供服務訪問45億筆(次)。 迭代升級電腦端。全面提升安徽政務服務網功能,提供最詳盡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指南。 全面推廣自助端。在全省5300臺銀行自助機上線社保、公積金等領域158項高頻服務,重點提供查詢事項以及辦事過程中需要打印材料的事項。 探索推出電視端。在IPTV電視端推出“皖事通辦”專區,上線152項特色服務、22條視頻攻略,觸達全省800萬電視用戶,重點服務老年人等群體。 持續優化窗口端。縱深推進綜合窗口改革,實現各類服務事項集中辦理,各窗口無差別服務,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補的服務渠道。 三是強化平臺功能,支撐“一網通辦”。 推動部門審批業務系統與“皖事通辦”平臺深度對接,2020年對接327個事項。全面推進電子技術應用,累計匯聚電子證照582類、2.7億張,備案電子印章11萬個,基本實現全省政務服務相關部門全覆蓋。 搭建政務區塊鏈平臺,探索“區塊鏈+電子證照”創新應用,實現律師執業資格證、二級建造師證等高頻證照在線下場景中的應用。啟動電子文件單套歸檔試點工作,被列為國家電子檔案首批試點單位。 四是創新服務方式,上線服務地圖。 從企業群眾辦事需求、高頻辦事場景的角度出發,基于“皖事通辦”平臺,將全省政務服務內容、功能等各方資源進行整合再造、改革創新,在全國范圍內首家推出全省性的,既有空間位置、又有服務事項,既能查詢、又能辦事的服務地圖。 自2020年8月上線至今,安徽政務服務地圖已匯聚全省各級服務場所2.3萬個、自助終端近6000臺、服務事項191萬個,日均訪問量約39.3萬人次,滿意度達99.6%。 五是深化“安康碼”應用,推動“一碼通行”。 疫情防控期間,按照全省統一系統、統一數據、統一規則“三統一”的原則,在全國較早推出了“安康碼”,并實現全國互認通用。目前超過6000萬群眾申領使用并實現“一碼通行”。 率先推進“安康碼”與電子健康卡、電子社保卡、醫保電子憑證深度融合,實現在藥店購藥、發熱門診就診等多個場景的廣泛應用,推動“安康碼”從“出行碼”到“生活碼”。 2021年,我們將深入推進“皖事通辦”平臺建設,加快智能化建設、智慧化轉型,推深做實“跨省通辦”,優化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政務服務,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努力實現“皖(萬)事如意”。 答記者問 安徽新聞聯播記者:“稅融通”在加強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幫助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請介紹一下我省“稅融通”的具體情況。 ?省稅務局總審計師 趙弘? 針對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由于缺乏融資抵押而面臨的融資難問題,2015年起,省稅務局與省金融監管局、銀保監局合作,創新推出了一項融資支持服務,即“稅融通”服務。 該服務指的是在依法合規和企業授權的情況下,稅務部門將企業納稅信用和部分涉稅信息推送給銀行,銀行利用這些信息,優化貸款模型,為誠信納稅企業提供稅收信用貸款。 經過5年多來的持續推進,目前,“稅融通”貸款受惠企業范圍已從最初的納稅信用A級、B級企業擴大至M級企業,辦理方式也從“線下”拓展到“線上”,企業可以通過電子稅務局進行申請、審批、授信、放貸等網上“一站式”辦理。5年來,全省稅務部門已累計幫助企業獲得“稅融通”貸款1149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密切與省金融監管局、銀保監局的合作,加大宣傳力度,同時通過深化數據共享等,進一步提高“稅融通”貸款辦理的方便性、快捷性,幫助更多小微企業獲得“稅融通”貸款的支持。 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請問張局長,安徽省在這方面作了哪些探索?取得了什么成效? ?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張志宏? 近年來,我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改革政策落地、落實。 一是強化縱向統籌,推動監管行為規范。建成全省統一的雙隨機抽查工作平臺,統籌制定市場監管領域統一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各部門建立本系統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實現監管全覆蓋。省級部門按年度統籌制定抽查工作計劃,并逐級分解落實,有效避免了多層重復檢查。 二是強化橫向聯動,推動監管事項整合。在全國率先啟動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等領域部門聯合抽查活動,對部門聯合抽查的組織實施進行了統一規范,重點納入基層重復檢查交叉執法發生頻率高的檢查事項,涵蓋25個部門39個抽查領域99個抽查事項,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 三是強化分類施策,推動監管資源優化。歸集3200萬條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抽查檢查等信息,推動各部門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實現監管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企業普遍感到檢查次數明顯減少,檢查的過程更加規范。我省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流程整合的經驗做法入選了國辦《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100例》。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落實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各項制度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干擾,做到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對違法者“利劍高懸”,不斷地優化營商環境。 人民網記者:目前“跨省通辦”帶給企業和群眾哪些便利?2021年安徽省在“跨省通辦”方面將采取哪些創新舉措? ?省數據資源局副局長 葉文卿? 目前,“跨省通辦”主要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過程中“多地跑”、“折返跑”等問題。如:以前我省企業要變更上海分公司的經營范圍,需要到上海辦理,實現“跨省通辦”后,可在我省長三角“一網通辦”專窗,提交相關材料,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專窗系統,將辦事材料推送到上海專窗,由上海市場監管部門辦理后,將辦件結果通過網絡送達或郵寄的渠道反饋給辦事人,辦事人不再需要到上海辦理該事項。 2021年,在完成國家規定的異地就醫登記備案、開具戶籍類證明等74項高頻事項“跨省通辦”的基礎上,我省將從以下4個方面提升跨區域政務服務水平,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一是將有需求、有條件的高頻服務事項納入長三角地區“一網通辦”范圍,2021年新增100項服務實現長三角地區“一網通辦”,推動更多高頻電子證照在更大范圍實現互認應用。 二是支持各市堅持需求導向,與省外對口城市開展點對點“跨省通辦”。 三是加快推進“省內通辦”,所有列入“跨省通辦”清單的事項先行實現“省內通辦”,并拓展納入更多高頻政務服務事項。 四是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辦”,從企業和群眾“辦成一件事”角度出發,推動政務服務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協同辦理。 新華網記者:2020年以來,受國際疫情影響,外貿出口企業出口形勢嚴峻,面臨著不小的生產經營壓力,稅務部門在助力穩外貿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省稅務局總審計師 趙弘? 為幫助出口企業渡過難關,省稅務部門打出了“容缺辦”、“網上辦”、“提速辦”等一系列組合拳,持續優化出口退稅服務,助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2020年,全省共辦理出口退(免)稅304億元,增長21.7%。 一是“容缺辦”。對新辦出口企業首次退(免)稅申報等風險可控的出口業務,在限額范圍內先行辦理退(免)稅,待疫情結束后再補辦實地核查手續。 二是“網上辦”。疫情期間,全省所有出口企業通過電子稅務局等網上渠道提交申報電子數據,即可辦理出口退(免)稅備案、證明開具和退(免)稅申報,無需提交紙質資料。 三是“提速辦”。提高退稅審核、核準及退庫效率,2020年,全省辦理正常退稅平均時間壓縮到6個工作日內。 除了上述措施以外,近期,省稅務局出臺了《安徽省境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零售出口貨物免稅管理辦法(試行)》,對綜試區內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出口符合條件的、未取得有效進貨憑證的貨物,試行增值稅、消費稅免稅政策。同時我們還將進一步提速出口退(免)稅辦理,優化出口退稅服務。